1942年秋,增援到瓜岛的美国陆军第23步兵师亚也称美利加师(Americal Division)装备早期型M3轻型坦克的侦察连和第164和182步兵团终于接替陆战一师,首战就成功守住了亨德森机场为中心的防御圈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马坦尼考河以西从克鲁斯角(Point Cruz)向南依次是美军随意命名的78、80、81、66号高地,这些高地连成了一条南北向的山岭,背后则是84、83、82、76号高地组成的第二道山岭。

11月18日,美军工程兵在马坦尼考河上架设了一座浮桥,第182步兵团2营未遭阻击顺利渡河并且在下午行军至战线南方的66号高地,期间2人死于伏击。次日早晨第182团1营也渡过了马坦尼考河,随后沿着海岸西进,陆战8团B连则占据了78号高地保护其侧翼。就在进展看似顺利之时,初次参战的第182团1营被日军第2师团16联队先头部队的伏击击退。

日军第16联队刚通过原始丛林撤到奥斯汀山外围阵地,联队长堺吉嗣大佐还是给毫无战斗经验的第182团上了一课。11月20日凌晨,堺吉嗣大佐集结了整个联队仅存的700名还具备战斗力的士兵于夜间对第182步兵团1营左翼展开了突袭,日军又以山炮和掷弹筒火力攻击迫使美军推迟进攻,但是占据了兵力优势的美军随后包围了克鲁斯角守军。

12月8日美国海军运来了亚美利加师最后一个团:第132步兵团,次日范德格里夫特少将正式向陆军第14军军长亚历山大·帕奇少将(Alexander Patch)交接了瓜岛战场指挥权。此时瓜岛上的日军已经在崩溃边缘,因此百武晴吉只能寄希望于诱使美军向内陆的山地进攻,还发动了佯攻。如果美军沿着海岸一路推进,那么瓜岛内陆山区中的日军就将被彻底孤立、直接饿死。

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5名日军于12月12日夜间潜入瓜岛二号战斗机机场(Fighter 2)炸毁了几架P-39。反应过度的帕奇决定进攻奥斯丁山(Mt. Austen)来控制俯瞰机场的制高点,这一决定正中百武晴吉下怀。于是亚美利加师和一月初抵达的第25师被用于此战场,只剩下陆战二师沿着海岸继续向西进攻。日军方面则把第38师团228联队和第124联队残部布署在奥斯丁山区域,第230联队负责66号高地以西区域,第2师团残部负责防御海岸方向。

瓜岛战役后期日军隐藏在伪装良好的地堡中,等着美军撞上枪口。我们端着步枪小心翼翼地摸上去,随后就遭到一阵弹雨的打击。在通常情况下,我们都不知道子弹是从什么地方射来的。就算知道也没有用,他们都躲在半地下的工事里,如果我们召唤的炮火没能直接命中这些地堡,他们就能继续向我们开火。战斗陷入僵局,我们就只能召唤坦克。日军缺乏反装甲武器。第25步兵师侦察连的轻型坦克上去了,车长会与美军班排长碰头。

陆军步兵会给侦察连的轻型坦克和装甲侦察车指出目标所在,然后坦克就轰隆隆地开上去,把地堡压塌,或者向地堡进行炮击。

1月10日,美军第25步兵师最终对这三处阵地展开了总攻。而我“攻击”的第一处阵地则是马坦尼考河西岸、第27团负责进攻、日军第228联队3大队防御的奔马岭。

1943年1月10日,美军第25师27团几乎未受阻碍地夺取了奔马岭北半边,然后将指挥部设在了55号高地上。通过山谷进攻52号高地的美军第27团3营被小山头上日军的6挺92式重机枪打得根本抬不起头来。中弹的美军士兵只能躺在原地嚎叫,医护兵根本无法在枪林弹雨中靠近他们。这时,来自亨德森机场的美军飞机准确地将6颗炸弹扔在了高地上,后方射来的炮弹随后压制了日军火力点,美军这才趁机冲锋攻克高地。

当美军第27团2营推进到山头前方的开阔地时,这座小山突然喷射出炙热的机枪子弹和迫击炮弹。进退不得的美军士兵们趴了整整两天两夜,稍微动弹就会招来一阵“钢雨”,第27团2营执行军官查尔斯·戴维斯上尉(Charles Davis)于1月13日自愿率领四名士兵从右侧树林迂回至山头背后突袭日军。戴维斯小队潜行至距离日军阵地10米时,日军突然向他们扔出手榴弹,戴维斯小队一边躲闪一边予以回敬。戴维斯本人则一手拿着手枪开火,一手拿着卡壳的步枪指引战友们消灭日军火力点,不久就攻上了山头。

在日军的三块主要阵地中,海马岭阵地处于另外两处的中间,西靠马坦尼考河、东临岐阜阵地,可谓是日军防区的阵眼。海马岭是一个由43和44号高地组成的南北走向狭长山岭。驻守于此的日军第124联队1、3大队和联队部将防御重点放在北方的44号高地和周边的山谷。

然而,美军正是利用日军主要面对北方的防御布署,派遣第35步兵团3营从南方的丛林中通过强行军绕过尚未攻克的岐阜阵地,然后从南边的43号高地奇袭海马岭。1943年1月10日,第35团3营在丛林中艰难跋涉了6.4公里,终于出现在了海马岭南方,随即展开攻击。

次日,美军一气呵成地先后拿下了43和44号高地,迅速消灭毫无防备的日军并且占领了整座海马岭。之后两营继续进攻周边山谷中的日军,却因为日军机枪和92式步兵炮的阻击以及密林的阻碍直到1月15日才彻底肃清日军。在这一系列的战斗中美军共消灭558名日军、俘虏17人,并且彻底切断了岐阜阵地日军的补给线和退路,美军损失比较轻微。

岐阜阵地是三处防御重点当中最靠东也最为坚固的。这处马蹄形阵地位于北边31号高地和南边27号高地之间的山谷内,唯一的开口朝向西边。第124联队2大队和第228联队2大队的500-600人在此修建了近50个土木重机枪堡垒。每个堡垒都由多层椰子树干搭成,上面再铺上一层土种上草皮作为伪装,哪怕直接命中都无法以105mm口径以下的火炮将其击毁。

对日军阵地坚固程度一无所知的美军亚美利加师第132步兵团于1942年12月24日第一次从31号高地向南对岐阜阵地展开进攻。对于参与进攻的美军来说,这是个异常血腥的圣诞节:从24日到29日,反复进行正面进攻的美军没能前进一步,反而遭受了重大伤亡:至少53人战死、129人受伤、131人患病。

1月2日,第132步兵团2营终于通过艰难的迂回从侧后方偷袭占领了岐阜阵地南边的制高点:27号高地,并且缴获了一门日军匆忙丢下的41式75mm山炮。不过,疯狂的日军在下午进行了六次反击、一度重新夺取了山顶,却在次日早晨被美军打退。第1、3营也在1月3日赶到并巩固了阵地,美军终于牢牢掌握了俯瞰岐阜阵地的27号高地。第132团在之前大半个月的战斗中阵亡112人、失踪3人、受伤272人,无力继续进攻。其实,被困在岐阜阵地上的日军在1943年新年当天吃完了最后的口粮,然后顶着尸体的恶臭开始了长达22天的断粮战斗!

1943年1月8日,美军第25师第35步兵团2营接替亚美利加师第132步兵团对岐阜阵地展开了最后进攻。从1月9日至14日,美军一边收紧包围一边发动试探性进攻,但是仅12日一天内美军就有57人伤亡。1月15日,美军在15分钟猛烈炮击后展开总攻击,但是仅仅前进了50米就被日军机枪火力压制。1月17日,美军用扩音器广播了劝降信息,但是除了5人向美军私自投降外日军残部不可思议地开会讨论是否投降,最终决定战斗到底。随后,49门美军步兵师的105mm和仿施耐德155mm榴弹炮发射1,700发炮弹炸得地动山摇,但是次日第35团2营的进攻再次被击退。

1月22日,第35步兵团2营获得了决定性的增援:第25师侦察连的一辆M3轻型坦克。尽管在山区使用坦克是犯了兵家之大忌的,因为坦克随时可能陷入崎岖的山路中而无意义地被损失。但也正因如此,这辆费劲千辛万苦送到岐阜前线的坦克才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。这辆坦克在18名陆军步兵的保护下横冲直撞进没有反坦克武器的岐阜阵地,一口气摧毁了8个火力点,为美军的主力部队打开了进攻通道。次日凌晨2:30,眼看败局已定的100名日军残余发动了自杀式冲锋,几乎全部被击毙。日军尸体均骨瘦如柴,如同骷髅一般,阵地上不剩下一粒粮食。

在岐阜阵地的战斗中美军总共阵亡175人,第35步兵团2营则清点出431具日军尸体。第35团从1月9日到26日之间在奥斯丁山区域共在直接战斗中消灭888名日军、俘虏29人、另有188名日军死于美军炮击。奥斯丁天堑基本被攻破。

1月21日,已经结束了奥斯丁山战斗的第25师27、161步兵团从南边对山西边的日军发起迂回攻势,几乎包围了日军918元凶关东军第2师团,迫使其在23日早晨仓皇撤退。第27步兵团乘胜占领此前用作第17军司令部的科库姆博纳村(Kokumbona)。至此日军在瓜岛彻底失去了坚守的屏障,美军就把剩下日军围起来,岛上日军已弹尽粮绝,被迫荒野求生,形同流寇。

关键词: 轻型坦克 亚美利加